昏黄烛光
发布于:7小时前
侄女是一名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计算公式,在线问初三化学如何解计算公式?
分类:初中
差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方程计算方法。它基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异,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成正比,从而建立比例关系来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把已知的实际差异与化学方程中的理论差异进行比较,列出比例来解决。
比如有一个话题给出了含杂质的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后,过滤掉杂质后得到的液体质量的变化,需要计算铁的纯度。我们可以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异和化学方程式,使用差量法进行计算。
关系法:
关系法在初中化学计算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利用化学反应方程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来列出比例,然后利用已知的数量来解决未知的数量。使用这种方法时,关键是要明确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质量联系,善于挖掘已知信息,找出与明确要求数量之间的质量关系,从而列出比例式进行解决。
举例来说,计算多少克锌与足够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能与12.2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产生的氧气完全反应产生水。
守恒法:
质量守恒定律广泛应用于化学计算。它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是守恒的,即原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这个原理为我们解决化学计算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通过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一个不纯的烧碱(Na2CO3)样品与盐酸反应后,蒸出溶液所能获得的固体质量。这种反应中,虽然样品中有许多成分,但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原子质量保持不变。所以,通过计算反应过程中各种物质的质量变化,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的固体质量。
平均值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确定混合物的可能成分,而不考虑每个成分的具体含量。通过计算混合物中物理量的平均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混合物的两种成分中,一种物理量的值必须高于平均值,另一种低于平均值,以满足标题的要求。这种方法简化了计算过程,使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正确的答案。
比如我们已经知道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含氧量是50%,现在我们需要确定哪种氧化物可能是未知的。通过应用平均值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未知的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或D 其中一种是SO2。
规律法:
在化学反应中,每种物质的物理量往往遵循特定的数量关系,称为反应规律,它们以有机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等通式或公式的形式呈现。通过熟练运用这些公式和公式,我们可以显著减少计算时间和计算量,实现高效解决问题。
例如,考虑到一包含有镁粉和氧化镁的混合物,我们知道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利用反应规律,我们可以快速计算镁粉的质量分数。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答案是D.80%。
极植法:
当取3.5克二价金属和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反应时,金属仍然是剩余的;当金属投入2.5克时,金属反应后可以继续与稀盐酸反应。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计算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范围。由于9.125克盐酸最多可产生0.25克氢气,产生1克氢气所需金属质量小于14克,大于10克,结合金属为二价金属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小于28克,大于20克。所以,答案是,
图解法:
对某些元素的化合物R2O3,其中氧含量为30%。通过插图,我们可以将这100%的含量转化为元质量比,从而获得R的相对原子质量。
数据法的巧设:
考虑到NaHCO3和NH4HCO3组成的混合物,在充分加热后,排出的气体将质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通过巧妙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NaHCO3和NH4HCO3在混合物中的质量比。
十字交叉法:
在涉及溶液浓缩和稀释的计算中,十字交叉法可以简化计算步骤,轻松解决问题。比如我们需要取100克胆矾,加入一定量的水来配制硫酸铜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就可以用十字交叉法快速得到答案。
估算法:
在解决一些选择题时,我们通常不需要准确计算,只需要粗略估计即可。通过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快速得到答案,从而避免计算错误,节省解决后续问题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