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第315课 课时1 思维与科学思维.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2.0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3 第315课 课时1 思维与科学思维.docx
文档介绍:
第三十五课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课标要求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体会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了解思维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懂得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2.区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掌握科学思维的特点,体悟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3.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掌握形式逻辑的三个基本规律。

课时1 思维与科学思维
核心考点一 走进思维世界
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①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
②“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2)方式: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
(3)思维的特征
阐释
举例
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
①气象工作者根据已有的气象资料就能预知今后天气的大致变化
②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据动物的反常现象或仪表的数据来分析与预报震情
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
①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称之为“枣树”
②人们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
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
举一反三、知己知彼、杯弓蛇影
提醒 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正是由于思维的能动性,人才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间接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本质。
2.思维形态及其特征
(1)思维形态的类别
标准
分类
解释
从思维的方向看
发散思维
向不同方向扩散
聚合思维
向同一方向收敛
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综合思维
整体地认识对象
分析思维
分别地认识对象
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辩证思维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形而上学思维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根据思维运行的
抽象思维
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基本单元
形象思维
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2)思维的基本形态
项目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区别
基本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
思维方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等
联想、想象和幻想等
作用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主要特征
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联系
①都是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而区分的
②都是思维的基本形态
③都在实践中产生,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④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提醒 ①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在一种思维方法发挥作用时,就有另一种思维方法相助。
②对于形象思维来说,不存在固定不变的逻辑通道,这是创新的有利条件,正因为这种无常规性,也使单纯的形象思维容易出现谬误。
③抽象思维较为严密,但灵活性和新奇性较差。
1.“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纠正:感性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初级阶段。“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2.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抓住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纠正: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抓住事物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3.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使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纠正: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阻碍实践的发展;正确的思维才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4.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有严格界限的,绝对的。
纠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考向一 思维的特征
典例1 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等。哲学家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通过事物各自生动的具体特性,探究出它们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哲学上物质概念的探究体现了(  )
①思维具有预见性 ②思维具有概括性
③思维具有确定性 ④思维具有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通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shijuan.bangtife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