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修4 第20课 课时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政治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87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 必修4 第20课 课时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docx
文档介绍:
课时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核心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静止和僵化的保守思想
提醒 动态性是辩证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归纳提升 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区别
①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②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性质的变化,即量变和质变
③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联系
①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
②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关系图示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含义
新事物
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
是指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日趋走向灭亡的事物
(2)区分标准
正确标准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错误标准
形式的新旧、出现时间的先后、力量的强弱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新事物角度
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旧事物角度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社会历史领域角度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归纳提升 图示法理解发展的实质
1.发展是显著的运动、变化。
纠正: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发展不等于显著的运动、变化。
2.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纠正:新事物在刚刚产生的时候往往力量比较弱小。
3.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纠正: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不是彻底否定。
4.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属于发展。
纠正: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是旧事物,不属于发展。
考向一 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典例1 (2022·北京高考)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这就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道理。这就是‘今’最可宝贵的道理。”对此话理解最贴切的是(  )
A.过去和未来都是现在的表象
B.现在的努力,是激活历史和创造未来的关键
C.过去现在未来时时流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过去未来与现在共处于时间的统一体中,没有界限
答案 B
解析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过去是现在之前,未来是现在之后,认为二者都是现在的表象的观点是错误的,A排除。材料表明现在连接着过去和未来,现在的努力,是激活历史和创造未来的关键,B符合题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C错误。在宏观世界之中,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有着明确的界限的,此时此刻就是现在,而在此之前就是过去,在此之后则是未来,D错误。
变式1 从引进时速200千米的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研发时速350千米、380千米的“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铁、京沪高铁的运营,到哈大高铁的开通,我国正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这说明(  )
①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②自然界是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事物发生质变意味着发展
④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强调我国“高铁时代”的变化发展,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不是强调自然界的发展,②不符合题意。质变有向好的方向变化,也有向不好的方向变化,而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变化,③说法错误。
易错提醒:误认为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考向二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典例2 (2021·山东高考)1956年2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时只有50多名党员,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中,发展成为拥有9 1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shijuan.bangtife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